起步發債(起步轉債)是在2020年5月7日上市。起步發債是在2020年4月10日開始申購,中簽號公布日期為2020年4月14日,zj期限為6年,到期日為2026年4月10日。起步發債每年的付息日為4月10日。
溫馨提示:
1、以上解釋僅供參考,不作任何建議。
2、入市有風險,投資需謹慎。
應答時間:2020-08-12,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準。
[平安車主貸] 有車就能貸,最高50萬
https://b.pingan.com.cn/station/activity/loan/qr-carloan/loantrust.html?source=sa0000632&outerSource=bdzdhhr_zscd&outerid=ou0000250&cid=bdzdhhr_zscd&downapp_id=AM001000065
可轉債是上市公司為了融資向社會公眾發行的一種普通zj,
具有股票和zj雙重屬性,與申購新股一樣,在中簽之后,投資者不能即時賣出,需要等到它上市之后,才可以進行賣出操作,一般來說,可轉債在中簽之后的一個月內會上市。
投資者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查詢可轉債的上市日期:
1、上市公司官網查詢。一般來說,上市公司會在可轉債上市的前三天,發布可轉債上市的具體時間,投資者可以通過它獲取。
2、股票軟件查詢,其步驟如下:登錄炒股軟件電腦版;在首頁的上方點擊zj選項;進入該界面,再點擊下方可轉債選項;再點擊左上方。
擴展資料
可轉債要注意的問題
1、可轉債中簽后賣出時間
開盤就可買,這樣的話一方面長期持有這期間會加大投資風險,另一方面,不及時賣出的話可能,股票價格會迅速回落,會造成預期收益損失。
2、提高中簽概率
一般來說,新債申購張數越多,配號越多,中簽概率越大。大家可以通過盡可能獲得多的配號,把握申購時間,多個賬戶一起申購來提高中簽的概率。
參考資料來源:希財網-可轉債中簽之后什么時候上市交易?附兩種查詢方法
當然是發行日期,上市和發行是兩個日子
當你知道自己的新債中簽后,需要等待上市的時候才能開始交易,小編理解大家中簽后的高興,但是也不用心急,既然已經中簽了,那么一般不會太久就能上市了,下面給大家看看新債中簽后多久上市交易?
一般來說,可轉債會在中簽后的一個月內上市交易。比如,雨虹轉債在9月25日申購,10月20日股票上市;林洋轉債10月27日申購,11月13日上市交易;隆基轉債于11月2日申購,11月20日上市交易。當然,有些情況是特殊的,不排除某些可轉債中簽后一個月才上市。
通過以上內容,大家知道可轉債中簽后多久上市了吧?可是,仍有不少人疑問,可轉債申購有沒有風險呢?大家都知道,任何的投資都有風險,可轉債也一樣,下面就來講一下可轉債存在的風險。
第一,可轉債可被公司強制贖回。強制贖回,意思是說股價已經連續15天都高于轉股價,這時候的股價或許應經很高了,但投資者還沒有轉股,不管原因是什么,公司都有權強制贖回??赊D債就是一種可以轉換成公司股票的zj,當公司股價超過轉股債130%的時候,投資者可以將它換成公司股票繼續持有,也可以賣出。
第二,欠款因公司破產無法償還。這種分風險是顯而易見的。但為保護弱勢群體,證監會對發行可轉債的公司要求苛刻,所以發行可轉債的公司破產的可能性很低。
第三,可轉債高于面值時買入。那些買入可轉債高于面值的投資者,大多都是自尋死路??赊D債有風險,也會有它存在的價值,它有什么功能呢?都說可轉債有保底功能,這是為什么呢?
因為對可轉債公司要求嚴格,那些發行可轉債的公司都是各方面都很硬的,有資質,破產的可能性幾乎為零。只要上市公司在適當的時候抬升股價,或許只發幾個利好的消息,就能大大提高股價,可轉債持有人就會轉股,債主變成了股東,不僅不用花錢還賺了不少錢。合同約定、資質認定、再加上發行公司個利益決定,可轉債到期保本。
關于新債中簽后多久上市交易?的相關內容介紹到這里了,根據以往新債的上市時間來看,一般不會超過一個月,所以大家知道了中簽的好消息后,等待一個月就能開始交易了。
適合安凱合作的那個公司,合肥市的電動公交車都是他與安凱合作的http://www.hfgxgk.com/
5月19日,我國動力電池供應商國軒高科公告宣布臨時停牌,停牌原因在于正在籌劃股權轉讓事宜,據種種跡象顯示,本次股權轉讓很有可能就是大眾汽車要入股國軒高科。
此舉會對我國的動力電池格局產生深遠影響,作為目前在我國銷量最好的合資品牌,大眾汽車一直非常重視我國市場,但是此前因為戰略判斷和深陷“排放門”,導致在電動汽車上趕了個晚集,這對全球銷量最高的大眾集團,顯然是難以接受。好在自己財大氣粗,馬上投入巨資打造出了MEB平臺,而且歡迎其它車企一起共享。
根據大眾公布的電動車計劃,要在在未來10年內生產70款電動車型,總產量目標為2200萬輛。這背后需要大量的電動供應。為此,大眾也準備了400億美元的電池采購計劃,要在不同的電池供應商進行采購,但畢竟需求量太大,導致供應商很難滿足這樣的需求,大眾只能既當爹又當媽,前段時間還傳出了自研電池的計劃,但很有可能是看到了其中的難度,以及高昂的時間成本,讓大眾又有了“借雞下蛋”的想法。
然后就有了大眾和國軒高科那些不能說的秘密,直到這次國軒高科停牌發出公告。
目前,我國的動力電池廠商,正在經歷洗牌的局面,馬太效應越發明顯。數據顯示,今年4月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約為3.61GWh,其中排名前三的寧德時代、LG化學和比亞迪就占了約81%,第四名的中航鋰電出貨量僅為136.88MWh,而國軒高科僅排名第五,電池裝機量為88.53MWh,出貨量并不是很多,越發邊緣。
而大眾汽車入股之后,肯定會讓目前我國的動力電池格局從三國鼎立變成四強爭霸,根據4月電動車銷量數據顯示,大眾高爾夫 EV在我國市場的銷量超過了2000臺,插電混動車型更是有四款車型進入了銷量榜前十,在大好形勢下,對電池需求非常迫切。后續ID系列上市,肯定會讓國軒高科的出貨量暴漲,攪動目前的電池供應商格局。
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,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。